精準醫療的時代,甲狀腺癌治療應該是更精準的,避免過度治療(over treatment)或治療不足(under treatment),更重要的是不要傷害病人。
有位小朋友幾年前罹患甲狀腺癌合併頸部淋巴擴散,手術全切除後也接受了大劑量放射碘治療,去年腫瘤又在側頸淋巴被診斷出來的,基因檢測發現有腫瘤應是 RET 融合基因異常,外科葉醫師再次淋巴切除後甲狀球蛋白(Tg)從75降低到1 ng/mL左右,雖然不是完美的<0.2, 但是可以持續觀察,不用立刻再治療, 影像學也沒有發現任何惡化的病灶;持續抽血發現Tg稳定下降中, 這種情形不需要立刻再治療,但是某位小兒腫瘤專科醫師卻在上個月給這位小朋友服用最高劑量的以抗血管新生為主的標靶藥物,因為高血壓副作用,這位病友必須要服用降血壓药物,而且也沒有測尿蛋白。
我的建議是降低劑量,甚至停药持續觀察,因對於RET 基因異常的甲狀腺癌最佳選擇是使用抑制RET 的葯物搭配碘131治療才能殺死腫瘤,單用前述的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只能說抑制癌細胞生長,必須要長期服用,但是如果蛋白尿和高血壓沒法控制,沒多久就要影響腎功能,甚至洗腰子。反之使用的抑制RET 的葯物比較少有血管效應的副作用,如果搭配碘131治療更能使甲狀線癌細胞因為重新具有碘吸收而殺死癌細胞。